官方解密!看看深圳车牌竞价是怎么运作的?
- 时间:
- 浏览:3653
- 来源:车牌上牌无忧网
还记得在1月份,深圳有18人以1万元最低价成功竞拍了一块粤B车牌的事儿吗?
当时结果显示个人平均成交价从前一期的9.5万元跌至71143元,降幅达25%,值得注意的是,当期有18人以1万元的最低价竞价成功!单位平均成交价70044元,最低成交价6万元。
1万元可以买个深圳铁牌,7万元也可以买个铁牌!
这意味着,1万元可以买个深圳铁牌,7万元也可以买个铁牌!
网友们更是热!闹!了!有哭的,有笑的,有不相信的……
为什么这个价格会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直呼:奇迹出现了!
1万最低价上一次出现是近3年前,且不会有更低的价格,1万元拿到粤B车牌是什么概念?
据《2018年第1期深圳市小汽车增量指标竞价公告》显示,每个竞价标的保留价为10000元,参加竞价的单位或个人报价不得低于该保留价。
也就是说这18人完完全全是以保底价拿下,不会再有更低的价格。
2015年1月,深圳开始车牌竞价,连续3个月,最低价均为10000元,此后除了2015年第8期为10800元外,均价一路猛涨。
2017年开始,最低成交价和平均成交价涨到停不下来,均价从年初的38063元一直涨到95103元,而均价也从35000元飙升至82500元。
那么这18个人是怎么以1万元最低价成功竞拍了一块粤B车牌,车牌竞价到底是怎么运作的!
为什么同样出了最低价,成功拍下粤B车牌的却不是你?竞价结果真的会存在不公正吗?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官方是如何解密的。
在竞价开始前,公证处对所有符合竞价资格的申请人数据进行封存公证。
即使在竞价过程当中,公证处也会对竞价全过程、竞价结果数据进行公证,竞价过程数据保密,没有任何人能看到报价后台的具体数据。
竞价结束后,竞价系统自动将竞买人的最终有效报价按照“价格优先、时间优先”的成交原则确定买受人。
在计算排名时,竞价系统会自动产生竞价结果并在网站左侧公示,人工无法干预。
竞价当天流程是怎样的?
每个竞买人在竞价当天09:00-15:00之间有3次出价机会,有效报价以最后一次报价为准。
报价需满足什么条件?
①报价须大于等于1万元(保留价)
②报价须不超过上一期平均成交价格的两倍
③报价为100元的整数倍(如:10100元,11200元)
肯定有许多市民很好奇,你们这个竞价的价格到底咋算的?
其实!你们所能看到的价格分为11:00和13:00出来的两次播报平均价(这个价格是用来供大家参考的)以及15:00出来的最终成交价,这两种价格的计算方式是不一样的!
竞价报价的计算方式
两次播报平均价的计算方式:
价格播报时的所有有效报价进行排序,去除最高10%的报价和最低10%的报价,取中间80%的有效报价计算出播报的平均价。
最终成交均价的计算方式
下午15:00,系统停止接受报价,并计算入围的报价,最终成交均价的计算方式为成交金额÷成交人数。
根据最终报价,对每个参与竞价的申请人进行排名。如果你排名在本期提供的指标数之内,那么就能顺利成交,否则就不成交。
就拿这个月的竞价结果举例吧,很多市民都搞不清楚两件事,会发出这样的质疑。怎么可能会有263人同时在13:07:41这个时间报出了38800的最低成交价?我怀疑有猫腻!
事实上!13:07:41这个时间,是底价成交竞买人最迟报价时间,并不是这263人同时在这个时间报价!
那有263人都报出了最低价,为什么只有63人成交?
竞价的排名方法是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来进行排序,是系统自动排的,即价格高的排在前面,当价格相同时,根据报价时间的先后来排名。
最后还是按照咱们上面所说,排名在本期提供的指标数之内的人,就能顺利成交。
所以该继续竞价的还得继续竞价,该摇号的还得继续摇号!